首页>>院校画院>>各大画院

山东画院

2022-11-19 12:41:47 35
山东画院

站点名称:山东画院

所属分类:各大画院

相关标签:

官方网址: www.sdaa.com.cn/

SEO查询: 爱站网 站长工具 站长工具

进入网站

站点介绍

    山东画院是省政府设立的副厅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肩负组织美术创作、开展理论研究、举办学术展览、进行指导培训、对外文化交流的重任,是全省美术创作与研究的中心。山东画院成立于1988年9月,建制为正处级画院办公室,对外称山东画院,编制10人。进入新世纪,随着山东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根据山东美术事业繁荣发展的需要,做出了提升山东画院建制的重要决策。2011年1月,山东省编办下文调整山东画院为省文化厅所属副厅级社会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现编制34人,设院长1人,副院长2人,下设办公室、创作部、研究部、展览部、宣传推广部五个部门。由此,开启了山东画院事业的新篇章。

     山东画院成立以来,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充分发挥山东画院职能作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引领全省美术创作,贯彻文化惠民政策,深化公益文化服务,推动形成齐鲁画派,为山东文化强省建设,促进山东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山东画院的历史与现状

    山东画院是政府设立的山东省副厅级社会公益一类文化事业单位,肩负着组织美术创作、开展理论研究、举办学术展览、进行指导培训、对外文化交流的重任,是山东省美术创作与研究的中心。建院以来,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三贴近”原则,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充分发挥山东画院职能作用,引领山东省美术创作,贯彻文化惠民政策,深化公益文化服务,推动形成“齐鲁画派”,为山东文化强省建设,促进山东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山东画院aa.jpg

    1988年9月5日,山东画院成立大会在烟台隆重举行。会上,聘请宋英、于希宁、黑伯龙、刘宝纯为山东画院院长

    ●历史沿革

    山东画院成立于1988年9月5日,鲁编1986163 号文《关于山东画院机构编制的批复》,确定山东画院编制 10 人,请山东省德高望重的著名书画家和领导人担任院长、艺术顾问和顾问,聘请省内优秀的美术创作人员为高级画师和画师,致力于弘扬齐鲁文化,开展美术创作,举办美术展览,推出优秀作品,繁荣全省美术事业。

    1988年9月成立的山东画院,由宋英、于希宁、黑伯龙、刘宝纯出任院长。当时的建制为山东画院办公室,王奎章出任主任,担任法人代表,主持画院日常工作,对外称山东画院。这种建制方式,较好地适应了当时体制改革的需要,对于加强山东美术队伍的团结和建设,协调各方关系,承办各类大型展览和艺术交流活动,组织赈灾、拥军、下厂下乡等各类服务活动,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继往开来

    进入新世纪,随着山东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根据山东美术事业繁荣发展的需要,作出了提升山东画院建制的重要决策。2011 年1 月,鲁编[2011]6 号文“关于调整山东画院机构编制事项的批复”,确定山东画院为副厅级社会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为财政拨款,编制 34 人,设院长1 人,副院长2 人,下设办公室、创作部、研究部、展览部、宣传推广部五个部门。

    山东画院2aa.jpg

    2011年11月5日,建制后的山东画院在济南举行挂牌仪式

    山东画院现任领导班子:院长孔维克,副院长魏书波、王磐德。

    办公室履行党务、人事、财务、文秘、安全保卫、老干部等职能,主要负责画院的综合协调、日常管理、后勤服务等工作。内设行政科、政工科、老干科、保卫科、财务科和艺术服务中心;创作部负责美术创作策划与培训、采风写生与展览及艺术交流等职能。内设创作策划部、人物画创作室、山水画创作室、花鸟画创作室、油粉水彩画创作室、版画雕塑创作室、美术馆和创作培训中心;研究部负责理论研究、作品收藏、学术策划、新闻宣传、艺术档案、网站与微信平台管理和院刊院讯编辑等职能,内设理论研究室、收藏工作部、美术编辑部、艺术档案室、新闻宣传中心。为加强书法创作与研究和引领青年美术创作导向,又先后设立了山东画院山东书法院、山东画院青年画院,使山东画院的社会职能更加完备。

    山东画院新的领导班子在山东省文化厅党组的领导下,继往开来,励精图治,在创作、研究、展览、培训、交流五大职能上全面开花,在思想、组织、学术、制度、基地这五大建设方面卓有成效,全院干部职工同心同德,不负使命,画院发展进入黄金机遇期,开启了山东画院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开启新篇

    山东画院新的领导班子,以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为指针,精心规划山东画院事业发展,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先后开展了“飞台湾领略宝岛壮观的海上长城”“奔云南感受少数民族风情”“登泰山进三孔采风”“到蓝黄战略经济区、生产建设第一线、矿区、农村、沂蒙老区写生”等采风写生接地气活动,汲取创作营养,吃透生活底蕴,创作推出了一大批专家和群众都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深入生活、采风写生、创作出书、学术交流、办展恵民于一体的美术创作新模式。

    [1]接地气,采风写生促艺术创作。 山东画院把接地气采风写生和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与服务群众结合起来,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努力在深入生活中向基层同志学习,在扎根人民中增进群众感情,提升思想和艺术境界,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2015 年5月22 日,率先赴青州建立了“山东画院青州写生基地”,在中国青州农民画画院举行了揭牌仪式,这是山东省省直文化系统所属单位第一家在基层设立写生基地,得到了山东省文化厅领导的充分肯定,表示这在全省具有示范和标杆作用。山东画院的画师们到青州井塘古村落采风写生,积累难得的创作素材,同青州农民画画师交流座谈,结对子交朋友,举办学术交流作品展,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青州人民。还将先后在临沂、烟台、济宁等地建立“山东画院写生基地”,使画家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接通地气,获得生活和艺术的素养积累,同时,为当地义务培训、指导培养美术人才,切实做到艺术惠民。

    山东画院的画家在深入生活中和群众交朋友,广泛运用和提炼人民群众喜欢的语言、风格、样式,从人民生活中锻造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画家们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感人的形象,反映改革实践、体现人民生活、表达人民情感,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思想深度和作品的生活厚度得到极大提高。

    中国画坛齐鲁风

    “大哉孔子·中国画创作工程”于2014 年8 月2 日在济南启动

    《齐鲁画风大系——山东中国画》第三次编辑工作调度会议现场

    [2]抓学术,四大研究工程成效卓著。中共山东省委作出“加强山东美术创作风格和内涵研究,推动形成‘齐鲁画派’”的重要决策后,山东画院开展了“推动形成‘齐鲁画派’文化工程研究”等系列大型项目研究工作,取得多项成果,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历时两年完成的《推动形成“齐鲁画派”文化工程研究》于2015年6月正式出版发行。这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齐鲁文化在绘画领域数千年来的嬗变、演绎与呈现,山东中国画60 年来的发展脉络,全国画派的发生发展的分析及山东关于画派的各种话题,山东画家的整体风貌和代表性画家分析等,是一部学术含量高、图文并茂的艺术文集,为推动形成“齐鲁画派”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其理论框架具有创建性、创新性。这一课题研究成果的发表,填补了全面系统研究山东中国画发展脉络及状态的空白,对山东美术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十三卷本大型系列画册《齐鲁画风大系·山东中国画》编辑工程项目,作为推动形成“齐鲁画派”文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2 年着手策划、筹备,2014 年5月15日正式启动。这是一部集史料性、文献性、研究性为一体的图文并茂的大型山东中国画研究类丛书,创造性地进一步挖掘山东中国画的发展史料,展示山东美术发展的历程、闪耀着时代光辉的作品和群体性山东画家阵容。经召开七次专家研讨会,按时间节点扎实推进,己取得阶段性成果。《齐鲁画风大系·山东中国画》的编辑出版,将对山东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和填补空白的意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视察孔子研究院时的讲话精神,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研究与传播,创作一批具有山东深厚文化底蕴与鲜明时代特征、形象地再现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中国画优秀作品,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厅、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省文联联合主办,山东画院承办了“大哉孔子·中国画创作工程”。 工程以反映孔子及其思想的100 个选题创作形成100 幅大型中国画作品。“大哉孔子·中国画创作工程”于2014 年8 月2 日正式启动,采取特邀和公开征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作品征集,目前已进入作品草图观摩初评阶段,计划于2016 年8 月完成工程创作,入选作品将编辑出版《大哉孔子·中国画创作工程作品集》经典卷套。2016 年9 月起,将在山东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哉孔子·中国画大展”。2017 年3 月起,“大哉孔子·中国画大展”赴国外进行巡回展出。

    山东画院6aa.jpg

    山东画院策划组织的“2015 年庆八一·警民情”拥军笔会现场

    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文联、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实施,山东画院承办拍摄的四集“大型人文艺术电视专题片《中国画坛齐鲁风》”,是一部全面反映山东美术发展的大型人文艺术电视纪录片,对于梳理传统文化与美术的史料,促进山东的美术创作,展示山东画坛的群体形象,扩大齐鲁画家在全国画坛的影响力, 推动山东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中国画坛齐鲁风》电视专题片于2014年12月正式启动,拍摄方案经过山东、北京两次专家座谈论证,进行两次修改完善,艺术家两次对“拍摄脚本框架”座谈后,于2015年8月15日正式开机,将于2015年12月完成拍摄,在山东卫视、中央电视台第9 频道(纪录片频道)开播。

    [3]办展览,展现齐鲁文化风采。在创作与研究卓有成就的基础上,组织举办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展览之“齐鲁画风·山东中国画大展”“美丽的传说·山东省民间文学中国画作品展”“两岸同心·海峡两岸画家同画宝岛台湾写生作品展”三大专题展,受到观众热忱欢迎,反响热烈,被十艺节组委会授予优秀组织奖;举办的学术交流之“山东新疆美术作品交流展”“圣裔丹青·孔维克人物画作品展”“彩墨乾坤·鲁澳书画艺术交流展”等展览,对增强海峡两岸的文化认同,增进与港澳台之间的文化交流,加强边疆地区的民族艺术交流,推动“齐鲁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举办的“云之南·山东画院云南写生作品展”“大美新疆·山东新疆美术写生采风团作品展”“全国名家书法作品展”“儒学之光·山东书法篆刻展”“山东青年中国画大展”等十多项展览,对山东中国画创作水平的展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山东美术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献爱心,深化公益文化服务。山东画院坚持开展送文化下乡、到基层、进军营及赈灾义捐活动,深受社会好评。山东画院到茌平、齐河的“庆羊年·唱新春·共圆中国梦”,进枣庄峄城为当地群众送“福”字、写春联,赴郓城举办“走进农村·艺术惠民—— 山东画院画家与黄集乡义和庄村民共庆建国65 周年笔会”等活动,书画家们为农民或书写春联、或挥毫作画,作品全部捐赠当地,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了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山东画院把送艺术进军营常态化、机制化,每年八一建军节前,必组织画家到军营笔会拥军,其中难忘的2011 年建军84 周年,山东画院精心筹划,在济南军区八一文体馆举办了“共筑长城――庆祝建军84 周年山东书画家大型拥军书画笔会”,上百名官兵参加了笔会活动,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范长龙、政委杜恒岩,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李德强等领导出席,官兵们对书画师们奉献的精品力作大加赞赏。画家们创作的《雄峙天东》、《和谐春秋》等作品将长期陈列在了新落成的济南军区八一文体馆,表达了对人民军队的深厚感情,加强了军地文化艺术交流,丰富了部队官兵文化生活。在今年走进警营举办“庆八一·警民情”拥军笔会上,院长孔维克和武警济南市支队长臧金友签订了“军民文化共建协议书”,为共同加深文化共建与友好合作制定了长远规划,现场为官兵创作了八十多幅书画作品,表达了深厚的警民情。山东画院素有每当不幸出现地震灾害,总是第一时间参加赈灾笔会献爱心的传统。2013 年4 月27 日,山东画院的画家积极参加了“情系雅安——山东百名书画家抗震救灾公益笔会”, 美术家、书法家们挥毫泼墨,注情于笔墨,用手中的画笔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关爱,帮助灾区人民早日渡过难关,也为全社会抗震救灾传递了正能量。

    山东画院的中心任务是创作,最根本的是要创作出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当前,山东画院正坚持以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从人民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营养,潜心创作精品,践行创作精神。

    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山东画院的画家们永远在路上……

    山东画院7aa.jpg

    山东画院走进黄集乡义和庄文化惠民